服务机器人投融资回暖商业化爆发尚需时日

服务机器人投融资回暖商业化爆发尚需时日
2021-05-29 09:32:06  阅读:94379 贝果财经

  服务机器人投融资回暖 商业化爆发尚需时日

  本报记者/曲忠芳/李正豪/北京报道

  “数字化”无疑成为今年企业发展的关键词,而服务机器人成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环。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天津、苏州、北京等城市走访时注意到,具有迎宾、配送、测温等功能的机器人越来越频繁落地应用在酒店、餐厅、商场等场景。商用服务机器人的风口是否已至?与家用娱乐机器人相比,商用机器人的盈利前景是否更为乐观?未来市场是否会出现寡头局面?……这些问题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资本方也扎堆涌入服务机器人赛道。根据智能产业创新服务平台“智东西”的统计,今年仅前4个月,国产机器人企业公开披露的投融资事件已达67起,累计金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单笔融资规模超过亿元的占比接近一半。其中,服务机器人细分赛道的融资事件占比20%,商业化前景受到机构资本以及互联网巨头们的青睐。而据赛迪顾问5月27日发布的数据,服务机器人市场的投融资规模从2019年的54.2亿元大幅增至186.2亿元,激增344%。

  记者连日来以酒店、商场、餐饮三个场景的服务机器人作为重点体验对象,同时采访了机器人生产商、品牌商、投资机构以及下游需求企业等多方人士。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酒店、商场、餐饮这三个细分场景的商业化步幅不尽相同,但目前整体仍处于研发投入、“跑马圈地”抢占客户的阶段,市场格局仍比较分散。业内专家认为,服务机器人距离市场爆发还有一段时间,未来只有成为平台级的企业才能有更大价值百科。

  市场需求增长 受资本热捧

  在天津市南开区的一家酒店,顾客办理入住手续后,可以由机器人带领一起乘坐电梯到达房间,且入住期间,顾客订的外卖、所需物品由机器人精准地送到房间门口。据该酒店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旗下酒店的送物机器人累计完成任务30.32万次,单店最高任务数为248次。

  该酒店的送物机器人合作方则是成立于2014年的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迹科技”)。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云迹科技至今已完成了九轮股权融资,今年1月该公司获得了启明创投、中信证券腾讯联想等的C轮5亿元融资,仅4个月后即5月27日又获得了上海张江(集团)下属张江科投的战略融资。

  云迹科技副总裁杨世允告诉记者,酒店的客户需求大致有三类,即服务类、咨询类、送物类,该公司做的事情是将这些动作进行数字化,或者说“全流程自动化”。国内大小的酒店约有70万家,目前云迹科技服务的酒店已有8000多家,从渗透率增长来看,未来还是很大的发展空间。

  投资方张江科投相关负责人表示,之所以战略投资云迹科技,是看好该团队做宽行业维度和做深场景应用,未来会将云迹科技纳入其张江机器人生态版图中。

  与云迹科技C轮融资的时间几乎一致,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擎朗科技”于今年1月获得了饿了么的战略注资,金额并未透露。擎朗科技的机器人则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线下餐饮店里,比如在苏州吴中区的老北门酒店,顾客到店后由机器人引导至就餐位置,同时还支持语音对话等交互功能。根据擎朗科技的官方介绍,目前该公司的机器人已覆盖了全国500多个城市,并且出口到海外。

  除了酒店、餐饮店,一些大型购物商场中也配备了机器人,比如猎豹移动(NYSE:CMCM)的猎户星空机器人出现在北京海淀新中关、朝阳大悦城等商场中,机器人以迎宾、咨询为主要功能。

  成立于2011年的深圳中智卫安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除了打造自主品牌之外还向许多品牌方提供OEM代工业务。记者从中智卫安官方了解到,2020全年该公司机器人生产规模达到1.75万台,服务于办公、政企、商超、酒店、餐饮等50多个领域,而今年该公司预计产能规模将达到10万台以上,同时还将启动国内IPO事宜。

  根据企查查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自2010年至2020年间,“机器人”相关的企业注册数量逐年递增,2020年相关注册企业总量为7.33万家,相比2019年的3.98万家增长幅度高达84%。从投融资来看,2016年前后属于机器人赛道资本热,但随着人工智能“泡沫”破灭,投融资事件数量开始逐年递减。2020年赛道内发生投融资事件共242起,已披露融资金额的总规模约为267.7亿元,尽管融资次数不及往年,但总金额相较前两年出现了明显的回升。

  赛迪顾问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达到283.8亿元,同比增长37.4%。“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持续以及国内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服务器机器人市场需求将持续提升,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751.8亿元。”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姚垠国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在机器人赛道的资本出手方除了机构资本,还有腾讯、字节跳动、美团、饿了么等互联网企业,以及手机厂商OPPO等战略投资方。在“智东西”的统计报告中,今年1~4月里,服务机器人投融资事件占比约20%。由此,包括服务型产品在内的机器人赛道出现了创业与投资的再度火热。

  商业化程度不同 玩家仍较分散

  根据中金证券的研报,业界一般将机器人划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两类,而服务机器人又细分成专业机器人和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专业服务机器人又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再进一步细分。需要指出的是,酒店、商场、餐厅场景中应用的机器人都属于专业服务机器人,其目标客户都是to B端,又被简称为商用服务机器人。

  记者注意到,尽管不同的机器人品牌瞄准的场景有所区别,比如云迹科技深耕的是酒店,擎朗科技被大众所熟知是在餐饮领域,猎户星空机器人则常见于商场、展馆中,但实际上,大多机器人厂商的“打法”都是餐厅、酒店、展馆、医院、教育、文旅、医疗等全场景的覆盖与布局,可谓是全场景“掘金”。

  从应用场景来看,各类机器人的应用效果也不尽相同。北京某高端商场运营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商场内引入的机器人是与品牌厂商免费合作的形式,但门店的接受程度并不高,来往顾客的使用意愿也很低。

  谦询智库合伙人龚斌指出,酒店、仓储等场景下环境相对封闭和确定,服务流程的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服务机器人的实用性较强一些。而像商场、餐厅环境略微嘈杂,语音交互很容易受到干扰,再加上消费者流动性强,导致客流与机器人的接触机会较少,因此商场应用的机器人目前还仅停留在出入品体温检测和部分固定位的引导方面。

  如何判断商用服务机器人的商业化前景,龚斌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公式,即市场需求方的接受度与场景服务的复杂度(服务可标准化程度、环境属性)基本呈现反比关系。事实上,服务机器人要加速发展,需要整个产业链生态上下游协同,任何一个环节“拖后腿”都会制约供给端的发展。从产业链来看,上游包括原材料、功能零部门以及核心零部件,后者包括伺服机、传感器、控制器、减速机等,产业链中游则是服务机器人本体制造商以及系统集成商;下游则是设备代理商、B端客户或者C端用户等,可以预见这里有上百种应用场景,服务机器人的种类和产品也是多元化的,未来市场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但距离爆发还有一个发展周期。

  从目前来看,服务机器人的市场玩家非常分散,巨头大多以投资布局的方式参与,未来要占领市场制高点,考验厂商的是软硬一体化、平台化的能力,只有成为平台级的企业才能有更大的商业价值百科。

原标题:服务机器人投融资回暖商业化爆发尚需时日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